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安联投资董事总经理、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沈良:乘政策春风,迎接长牛起点——从两个5%来看兔年投资!

安联投资董事总经理、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沈良:乘政策春风,迎接长牛起点——从两个5%来看兔年投资

时间:2025-07-07 00:47:05 来源:瞒心昧己网 作者:百科 阅读:514次

《红周刊》的安联读者,新春快乐!投资

2023年全球正在关注两个5%,董事点一是总经责人资预期美联储加息会到5%(甚至更高),经济进入衰退周期;另一个是理中理业两市场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在5%(及以上),由于国内政策春风袭来,国资经济增长可望超过预期。产管乘政策春两个5%对比鲜明,沈良作为观察兔年投资是风迎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。

全球央行还会继续加息抑制通胀

但股市通常在经济衰退中期反弹

首先,接长从第一个5%来分享安联投资对于全球市场的牛起年投展望。全球市场近几年经历重大变化。看兔总结2022年,安联我们会说是投资“告别TINA,迎来TARA”的董事点一年。TINA是指There is no alternative(股票投资别无选择)的年代,随着美国去年年初为了打击通胀采取一连串快速升息的手段,股票不再无可替代,风险资产剧烈波动,资金转向市场上更合理的替代品(There are reasonable alternatives,TARA)。

这是为什么我们在2023年要持续关注货币政策紧缩是否会持续。至于美联储是否会加息到5%,我们认为,美联储抑制通胀的决心不容低估,美联储目标利率很可能上升至5%或更高,并且在这一水平的持续时间将超出迄今为止的市场预期。全球各央行未来还会继续加息以抑制通胀,但是,一旦市场加息预期超过必要的调整,不仅是债市,股市都有可能企稳并反弹。

这涉及到另一个关键议题:衰退。美国经济有可能在2023年陷入衰退,欧洲似乎将更早陷入衰退。但是,我们也提出“经济坏消息变成市场好消息的转折点或许即将到来”的观点,因为一旦投资者看到经济复苏迹象,股市通常会在经济衰退中期触底反弹。

在中国,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积极的变化,特别是随着疫情管控政策的放开,国内的政策重点将回到稳增长,去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已经突出了利用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,通过促进国内需求来稳定经济增长的主基调。我们有信心,今年中国的GDP增速可以达到5%。

中国或处在朱格拉上行周期

2023年有望成为中长期牛市起点

在大家关心的出口、消费、投资三驾马车方面,虽然有起有落,但总体基本面依然坚实。随着海外去库存以及潜在经济衰退,2023年全年出口会面临一定压力,但中国的产业链完整,竞争力强,贸易份额依然有望进一步扩大,2022年生效的RCEP(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)也会对外贸出口发挥重要作用,所以预计出口回落的影响实质上有限。

投资方面预计将维持稳定增长,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。预计2023年中央财政赤字率会有所提升,达3%以上,同时广义财政可能持平。基建增速或略有回落,但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,不过结构上会更加注重新基建,比如5G、充电桩、电网设备等。

消费方面,2023年随着低基数与新冠管控的科学化,疫情缓和后居民消费有恢复至常态化的趋势,成为增长的重要动力。海外经验亦显示经济运行常态化后消费可以基本恢复,疫情冲击是阶段性并非永久性的,但通常有几个月的滞后。因此,2023年消费是经济活力的主要看点和重要支撑,同比增速有望显著回升。

2023年最大的亮点会是在制造业。我们认为,中国或正处在一个朱格拉上行周期,设备投资将有望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速,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。

总而言之,我们可以看到,今年中国经济基本面有不少亮点,我们也期待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能够迎来新一轮发展。就A股而言,2023年有望成为中长期牛市的起点。

容我引述安联投资全球首席执行官Tobias Pross之前来亚洲接受采访中所说的一段话:中国是具有潜力的世界经济强国,目前正是对中国进行长期投资的好时机。

而在谈完两个5%后,总体来看,虽然海内外未来仍存在通胀压力、疫情反复、经济恢复不如预期等风险,但2023年主动投资、长期投资的逻辑依然成立,中国经济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。

虎年是波折的一年,但兔年注定是转折的一年,也许可以伺机寻求逢低布局的机会,我也代表安联投资祝福您新春愉快,投资顺利,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!

(责任编辑:知识)

相关内容
  • 江苏丹阳首富,身家陡增42亿
  • 中国人民银行:延续实施三项结构性 货币政策工具
  • 华龙证券靠天吃饭经纪业务收入占43% 保荐造假案余波未了涉诉金额1141万
  • 大举重返中国股市!外资眼中闪光点:经济复苏及盈利上修
  • 上海发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高地,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
  • 下月开始,首尔出租车起步价上涨1000韩元!
  • 临沂投资营收有待考验,被维持信用评级并列入信用观察名单
  • 三星SDI去年盈利创新高,因电池需求强劲
推荐内容
  • 戴森携手中国家电研究院 主导开发基于POLAR方法的团体标准
  • 中疾控周报:春节期间疫情未明显反弹,我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
  • 财报发布前,亚马逊出售湾区经营设施换取现金流以平衡前期的过度扩张
  • 万亿“固收+”拨云见日 基金经理乐观看后市
  • 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——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共话上市公司发展
  • 上海浦东发布“1+1+N”人才新政,有哪些引领性突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