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.6%,为近5年来新低
楼市风向标城市之一的苏州首套苏州房贷利率又下降了。
界面新闻获悉,房贷目前苏州主流银行中,利率首套房贷利率为4.6%-4.7%之间,降至二套未还清的为近利率在5.2%以上。
具体上,年新工商、苏州首套邮政、房贷建设、利率招商、降至、为近、年新、苏州首套首套房贷利率均为4.6%,房贷交通、利率江苏、光大和首房房贷利率为4.65%,首房房贷利率为4.7%。
如果是二套未还清贷款的利率方面,工商、农业、交通、南京银行等房贷利率为5.2%,苏州银行、中国银行、民生银行等房贷利率为5.3%,建行、的房贷利率仍然较高,为5.6%。
在放款时间上,只需要2-3天即可放款,苏州银行、建行、邮政、民生银行等放款时间为1周左右,大部分银行表示额度充足。
苏州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部分银行为了抢单,甚至将首套房贷利率报价在4.55%,但要核验客户资质。
今年1月,5年期以上LPR下降为4.6%,这是央行自2020年4月之后,近2年来首次下调利率,3月份最新的5年期以上LPR仍为4.6%,这意味着,苏州目前的首套房贷利率已经没有加点数,相当于基础利率。
从苏州市场来看,当前4.6%的首套房贷利率也是自2017年6月后,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。同时,在全国范围,苏州当前的利率也是一二线热点城市中的最低水平。
当前房贷利率与苏州楼市下滑也有一定关系。
受疫情影响,苏州市住建局网签数显示,2月份苏州各区域新房成交量为2585套,环比1月下滑44.7%。
二手房方面,根据住建局成交数据,苏州2月二手房网签1704套。受春节及节后疫情影响,环比1月下跌63.0%。相比2021年2月,跌幅同比减少60.5%。
进入3月,苏州市场有所回暖。截至3月10日,苏州新房成交量为1812套。
目前,苏州市场上最火的项目是狮山板块狮子山澜庭,由苏高新集团、苏高新股份、仁恒、华发合作开发。
3月14日,狮子山澜庭一期领证,共计20幢住宅产品,346套房源(其中5套样板房暂不出售),房子建筑面积区间约161.64-657.35平米,备案均价约39500元/平米,备案总价区间在721.32-2226.25万/套。
根据狮子山澜庭官方消息,341套房共计有2098人认筹。狮子山澜庭认筹金额为首套首贷220万,非首套首贷350万。按照全部首套房计算,每人认筹220万,单认筹金就约46亿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一份曝光的认筹名单中,有公司参与认筹,公司认筹中最受争议的是一家公司用了三个房号进行认筹,即苏州建工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,苏州市诚鑫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和苏州建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,这三家公司为关联公司。
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是苏州奥体万科颐和玲珑花园。销售一再强调目前没有消息,等官方通知,但市场反映该项目正在内部认筹中,客户还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茶水费。
总体来看,苏州市场目前属于分化行情,核心板块一房难求,郊区板块却需要降价打折出售。
比如,位于相城黄桥的融信保利云上流光,去年12月首次领证时均价为2.75万/平米。这次项目再度开盘,直接打出85折销售的广告,成为2022年苏州市场新盘降价第一盘。
像融信保利云上流光这样的打折盘并不少,这也是苏州利率降至近几年最低的原因。
至于利率下降后能否对市场有更好的促进作用,还需要一定时间观察。
(责任编辑:探索)
- ·安徽省长王清宪与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举行工作会谈
- ·10月融资再度回落房企尽力“保交付” 碧桂园前三季度累计交付45万套
- ·邝文记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510.9万港元同比增长275.9%
- ·光大期货1108热点追踪:生猪期现价格同步回落
- ·央行银保监会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: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,推动“保交楼”工作加快落实
- ·波司登高德康:国货品牌应打造“全球领先”硬实力
- ·欧元集团主席:高通胀等因素将继续影响欧元区金融稳定
- ·中欧观察|朔尔茨访华:灵活务实或是未来中德、中欧关系特点
- ·苹果Apple Music现身Model S,有望登陆特斯拉车机系统
- ·我国经济企稳回升,11月信心指数低于50
- ·“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”榜单发布,柔性显示领域成都排名榜首
- ·Mysteel解读:广东市场豆粕价格下跌但空间有限
- ·北京小客车指标如何复核?北京官方就热点问题答疑解惑
- ·广汽“买矿”再下一城 联手东阳光等赴贵州开发锂资源
- ·收评:北向资金小幅净卖出7.59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9.37亿元
- ·ESR11月7日斥资497.74万港元回购35万股
- ·聚焦进博会|国内外快递物流巨头齐聚,携手伙伴链接全球
- ·上海10月二手房成交回落至1.6万套,买卖双方议价空间扩大
- ·新鸿基地产争当“二房东” 香港西九艺术广场大楼招标之旅
- ·四环医药分拆轩竹生物IPO:收入为0累亏超11亿!研发需持续“输血”,实控人和部分高管为外籍,能否获认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