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粕 保持振荡偏强态势
来源:期货日报
现阶段,豆粕国内进口到港量较少,保持企业持续去库存。振荡由于国庆节临近需提前备货,偏强下游提货积极,态势油厂挺粕情绪明显。豆粕笔者预计,保持短期将延续振荡偏强态势,振荡但对第四季度价格还是偏强持重心逐渐下移的观点。因为随着拉尼娜周期结束,态势南美新季大豆种植大概率不会受到极端天气的豆粕影响,新季大豆丰产将改变全球大豆偏紧的保持供需格局。
供需报告超预期利多
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振荡9月美豆数据超预期。2022/2023年度,偏强美豆种植面积为8750万英亩,态势环比减少50万英亩;单产50.5蒲式耳/英亩,超预期下降1.4蒲式耳/英亩;产量减少1.53亿蒲式耳至43.78亿蒲式耳;期末库存为2亿蒲式耳,环比减少0.45亿蒲式耳,整体报告超预期利多。巴西方面,2022/2023年度,大豆产量维持预估1.49亿吨,压榨量上调至5050万吨,最终期末库存2936万吨,较8月下降50万吨。阿根廷方面,调增旧作进口量至350万吨,2021/2022年度库存调增至2255万吨。2022/2023年度则是调整期末库存至2540万吨。根据9月2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数据分析,目前美豆生长优良率为55%,市场预期为56%,前一周为56%。
高基差支持盘面价格
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一直处于偏强状态。截至9月21日,豆粕基准地连云港现货价格为5070元/吨。首先,近期进口大豆到港量有所下降,使得供应端趋紧。我国大豆进口量8月为716万吨,环比减少9.06%,同比减少24.49%。预计9—10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合计为1220万吨,但压榨量预估届时将高达1600万吨,中间存在380万吨的缺口,使得市场不断炒作国内豆粕供应紧张的题材,并且市场上不乏对9—10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估更低的机构与交易者。其次,企业连续去库存也使得现货价格不断走强。豆粕库存从7月下旬连续下跌至今,截至9月16日,全国豆粕库存量为49.34万吨,较上周减少4.19万吨。预计豆粕去库存趋势短期将延续,库存低点料出现在10月。最后,由于下游生猪养殖利润好转,需求出现反弹。同时,临近国庆节也使得下游需求有所提振。
油厂挺粕情绪明显
自8月12日以来,离岸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。截至9月21日,美元离岸人民币汇率为7.07。人民币汇率“破7”使得进口大豆总体到港成本居高不下,强化上游厂家对豆粕的挺价心态,同时下游对高价豆粕容忍度也逐渐提高。人民币汇率“破7”与本就强势的豆粕基本面形成共振,在支撑进口大豆成本的同时,也支撑了豆粕现货价格。下游养殖企业则对后市生猪价格持续看好,积极补栏且增加生猪出栏体重,使得饲料对豆粕的需求持续增加,甚至牺牲了一部分养殖利润,高价收购豆粕。数据显示,8月,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635万吨,环比增长7.2%,同比下降6.7%;猪饲料产量1067万吨,环比增长8.5%,同比下降11.2%;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15.6%,同比增长1.4个百分点。(作者单位:东吴期货)
(责任编辑:综合)
- ·港股恒指强势翻红,龙湖集团、碧桂园等涨超4%
- ·拜登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,日韩澳13国加入!外交部:试图孤立中国,最后只会孤立自己
- ·天齐锂业股东大会直击:蒋卫平预判行业“长周期、高景气” 将加快泰利森、雅江措拉锂资源开发
- ·苏州银行签署联合国《负责任银行原则》——聚力绿色金融,践行社会责任
- ·第三条进出新疆高速公路正式通车
- ·常态化战疫“新考题”市民盼核酸检测点别排长龙
- ·美推出“印太经济框架”,投入资源有限或有名无实?
- ·预计2022年业绩大降:200亿直升机龙头中直股份放量跌停 三机构1.8亿砸盘
- ·美元树跌超9% 预计全年利润将处于指引区间的低位
- ·何小鹏:将硬件和软件打包收费的方式效果更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