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百科 >>正文
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
百科719人已围观
简介肖远企在2022年论坛上的讲话2022年11月22日)尊敬的各位领导,各位来宾,大家好。本场论坛由中国银保监会牵头主办,主题是: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,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。感谢北京市政协林抚生副主席参加本 ...
肖远企在2022年论坛上的肖远讲话
(2022年11月22日)
尊敬的各位领导,各位来宾,企年大家好。金融街论本场论坛由中国银保监会牵头主办,坛上主题是肖远: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,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。企年感谢北京市政协林抚生副主席参加本场论坛并致辞,金融街论欢迎各位嘉宾参会,坛上期待分享大家精彩发言和观点。肖远
党的企年二十大强调,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金融街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坛上新型城镇化,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。肖远目前,企年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、金融街论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,成为新市民。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,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、人民性的重要举措。下面我就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谈两点看法,供大家参考。
第一,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,提供优质金融服务
2022年3月《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》印发后,各地细化了具体落地措施,金融机构积极推出专属产品,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。但也要看到金融服务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,新市民群体的广泛性、差异性决定了金融服务需要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,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得性、便利性和精准性,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。新市民是个很大的群体,涉及行业广、归属管理部门多、信息分散。金融机构要深入新市民所处的行业、企业和人群,真正走进社区、走进城中村、走进这一群体,开展调查研究,了解他们在就业、创业、住房、医疗、教育和养老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和诉求。加强与政府部门、行业主管部门沟通交流,争取政策支持。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。一些新市民对金融产品了解不多,甚至比较陌生。金融部门要多加宣传,增加供给,丰富品种,提供多样化选择。通过供给创造需求,为新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。同时,增加金融供给也能发挥“良币驱逐劣币”效应,使不规范甚至具有欺骗性质的“伪金融产品”越来越少,直至退出市场。要精准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。新市民金融需求呈现很大差异。城市创业人员、新就业白领和快递服务、建筑工人、家政安保等人群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,同一群体在不同城市的需求也很不一样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细分客户、细分市场,提升服务精准性。新市民流动性强,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账户开立、工资发放以及征信查询等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,确保在不同城市之间的一致性、均等性和互认性。同时还要提供特色化金融产品。例如,针对创业人员的担保贷款、针对快递和建筑工人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各种保险产品等。这些都需要有足够个性化的设计和安排。
第二,熨平周期波动影响,提升新市民金融健康水平
新市民三分之二以上是灵活就业人员,就业和收入受经济周期、所从事工作性质、甚至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,可能存在更大波动和弹性。例如,在经济上行时,就业容易,收入也较多;经济下行时,就业困难,收入会下降。又如,在北方建筑行业冬天有很长时间不能施工,建筑工人就可能暂时性不能就业,收入会下降,甚至暂时没有新的收入。
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优势,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。特别是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,能够平滑这种波动对其个人和家庭金融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。金融健康是衡量个人、家庭满足支付短期债务和消费,以及储备长期支出和抵御长期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。保持新市民金融健康尤其重要,这是其正常生产生活能及时修复并保持稳定的关键。因此,金融产品在波动曲线的不同时点上最好能灵活调整,与新市民就业和收入弹性较大这一特点相匹配相适应,要努力避免因财务接续可能中断和财务脆弱而使金融健康遭受损害。另外,金融部门也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,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,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。
我就讲这些,谢谢大家!祝本次论坛圆满召开。
Tags:
相关文章
今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913例,社会面148例
百科11月23日,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2场新闻发布会上,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,11月23日0时至15时,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13例,其中,隔离观察人员765例、社会面筛 ...
【百科】
阅读更多欧盟赢得与土耳其制药业贸易争端仲裁:土需取消本土化等措施
百科7月25日,欧盟在与土耳其的制药业贸易争端中获得了基本有利于欧盟的裁决,这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)首次通过仲裁解决的上诉。据路透社报道,欧盟于2019年将这项涉及土耳其的案件提交给WTO仲裁,并向土耳 ...
【百科】
阅读更多经济增长仍需关注内外部风险 下半年险资配置有哪些选择
百科金融时报近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,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为42.18亿元至52.73亿元,与2021年同期相比,下降50%至60%。对于业绩预计下降的主要原因,新华人寿解释称,在去年同期净利润 ...
【百科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