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“我是谁的员工?”尽快驱散灵活就业人员“身份迷雾”!

“我是谁的员工?”尽快驱散灵活就业人员“身份迷雾”

时间:2025-07-07 17:11:02 来源:瞒心昧己网 作者:热点 阅读:264次

原标题:“我是工尽谁的员工?”尽快驱散灵活就业人员“身份迷雾”  | 新京报专栏

当前,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,快驱不应仅以身份为标准。散灵身份

▲近年来,活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迷雾权益保障,受到广泛关注。工尽图/IC photo

文 | 孟泉

据上游新闻报道,快驱为某知名快递公司开车的散灵身份驾驶员老罗,因出现意外伤害而导致无法工作,活业并因运输事故被扣罚金。迷雾老罗感到该快递公司的工尽处理方式非常不公平,希望寻求工伤赔偿,快驱却被后者告知,散灵身份老罗与其并不存在劳动关系,活业老罗也非其正式员工。迷雾

此时,老罗回忆起,当初和该快递公司车队在招聘阶段签订了一系列“无甲方”的空白协议,而后在他报销医保时发现这些合同的甲方都不是这家快递公司。最终,老罗主张自己权益受损,将包括该快递公司在内的三家“用工主体”告上法庭,要求工伤赔付。

平台用分包、转包等方式规避雇主责任

老罗的遭遇并非个案,而是存在于新就业形态中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情况。从案件本身来看,该快递公司以“忽悠”劳动者签订协议的方式,隐瞒了真正的用工主体,由此回避了劳动者追问其归属企业和身份的问题。

根据老罗签订的两份合同显示,除快递公司是实际用工方之外,一个主体(科瑞公司)与该快递公司之间建立了承揽业务的关系;而另一个主体(盈禾嘉公司)则是给老罗代发工资的公司。

因此,老罗作为一个劳动者,接受快递公司的管理,却为科瑞提供服务,又是从盈禾嘉领取工资。三方关系复杂,再加之合同条款中注明了甲方对于出现意外伤害不负责任等条款,最终导致法律责任被“甩锅”。

由此可见,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对灵活用工的实际状况,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。

当下,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,已经成为我国劳动领域最热门且重要的问题,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成为多位代表委员建议的核心内容。然而,在国家已经出台了《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》背景下,仍存在很多制度落地难题。

实际上,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多次提出了诸如“个体工商户”这类用工方式存在的风险,业务承揽、缴税地、保险落户地也各有不同。然而,平台企业及其业务合作主体,在过去一个阶段广泛使用这类方式,导致劳动者在出现权益受损时救济无门。

究其原因,这一方面,是由于平台企业用分包、转包等方式规避了雇主责任;另一方面,则是由于当前法院认定劳动者与各方的法律关系时存在较大困难,只能具体案件具体分析,很难形成统一的裁判规则。

▲2021年7月,八部门联合出台《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》。图/人社部网站截图

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

不以身份为标准

在这起案件中,没有用工主体负责,甚至涉事快递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的协议中,明文规定了劳动者自己负责的条款,都将这种故意模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份的行为做到了极致。那么,如何拨开劳动者的“身份迷雾”,让劳动者在权益出现问题的时候,得到救济和保护?

首先,应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落实《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及其他不同类型主体之间的关系归属。特别是,对于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状况,应加快确定具体类型的进度,以便有效地明确劳动者身份和用工主体的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。

同时,有关方面需要尽快出台职业伤害险的法律法规,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制定职业伤害认定标准和赔偿标准,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职业伤害方面的救济,能够在平台的数据源头上就得以落实——对于平台劳动者每完成一单扣几分钱作为职业伤害保险,这个操作从平台内部算法运行中即可实现。

其次,应尽快探索针对职业伤害的裁判标准,为各地仲裁院和法院提供相对较为统一的标准或可以参考的判例,以促进这类案件能尽量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

而政府和各级工会,也应该增强线上宣传普法工作,推动建立更多的法律援助热线等便利形式的服务,以便使劳动者有更多渠道了解自身权益,增强规则意识,以免落入层层转包、分包、外包的“陷阱”。

最后,地方政府应积极宣传已经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出改观的平台企业,倡导平台企业自身加强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间的沟通,在提升安全意识的培训,增加平台关爱福利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——不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身份为标准,而实行在平台工作就享受平台福利计划的举措。

如此,方能更好地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,避免劳动者因身份不清求助无门。

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| 孟泉(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副教授、劳动关系系主任)

(责任编辑:焦点)

相关内容
  • 大全能源年内长单金额超3000亿元 掌握话语权需看硅料价格“脸色”
  • 外媒:几内亚比绍总统告诉泽连斯基,“普京让我转告你”
  • 投资收益减少拖累业绩,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净利或遭腰斩,股价创近8年新低
  • 102枚“世界杯纪念币”引起关员注意:粗糙有划痕系侵权品
  • 【儿研所儿医说】一个门脉高压患儿救治经历
  • 东方雨虹业绩“滑铁卢”:前三季净利骤降近四成,应收账款高达151亿
  • 黄齐元:研究经济要关注ESG等问题,才能看清未来走势
  • 净利下滑超八成 手握七十个项目的光线传媒下一步要怎么走?
推荐内容
  • 遇难者升至38人!应急管理部部长赶赴现场
  • 我国修法拟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
  • 毁约60亿交易,大北农打什么算盘?
  • 央行、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
  • 广发股指期货日评:多部门发声为国内经济背书,房地产业又迎重磅政策支持有望提振股市情绪
  • 融通基金万民远:医药行业基本面未变化,便宜是硬道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