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“衰仔”小鹏:市值缩水8成,资本市场越来越不待见!

“衰仔”小鹏:市值缩水8成,资本市场越来越不待见

时间:2025-07-06 21:57:35 来源:瞒心昧己网 作者:知识 阅读:585次

出品|大摩财经

如果说蔚来李斌曾经是衰仔“2019年最惨的人”,小鹏汽车何小鹏会不会是小鹏2022年最“衰”的人?

小鹏汽车的市值高点出现在上市后不久的2020年底,不过很快股价从近80美元开始下滑;2021年,市值缩水小鹏如愿成为新势力交付量第一,成资场市值在年底缩至约430亿美元时,本市仍排在”蔚小理“的衰仔中间。

步入2022年之后,小鹏小鹏汽车的市值缩水总交付量虽然仍排在第一,但在第三季度已出现明显停滞,成资场7-9月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环比下滑,本市当季股价也是衰仔大幅下跌,在三家新势力车企中市值明显掉队。小鹏

截止10月7日美股收盘,市值缩水蔚来、成资场理想最新市值分别为233亿美元、本市204亿美元,小鹏汽车市值则仅剩85亿美元,已不到理想汽车的一半。从年内股价跌幅看,理想跌幅39%,蔚来跌幅57%,小鹏汽车跌幅高达80%。

何小鹏持有小鹏汽车约20%股权,按最新市值计算,不到一年时间身家缩水了近500个小目标。9月23日,何小鹏在新车G9风波爆发后花了3000万美元增持以示信心,增持平均价13.58美元,但10月7日小鹏收盘价已跌至9.89美元。

资本市场越来越不待见小鹏汽车,自然是有原因的。

蔚来、理想、小鹏作为新势力车企代表,产品均以“智能化”、科技感见长,但三家的市场打法又有具体差别。

比如,蔚来不惜成本为车主提供”贴心“服务,以此赢得高端品牌溢价;理想则主打增程式解除用户”里程焦虑“,又准确触达了用户对”奶爸车“的强烈需求。这两家公司的核心车型均是主打30万元、4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,竞争对手是传统车企中的BBA(奔驰、宝马、奥迪)。

相比之下,更具有“互联网思维”的小鹏汽车,类似电动车界的“小米”:车型外形好看,强调“发烧”科技卖点,主打20万-30万元更容易上规模的市场,希望在规模效应基础上做大“智能生态”。

表面看来,小鹏汽车的成绩斐然,依靠P7在次高端市场的热销,交付量连续几个季度位居新势力车企的第一。但比较产品力、品牌力等综合实力,与“蔚小理”另两家相比,小鹏汽车在现阶段并没有哪方面特别突出的优势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的初期中坚用户是“科技发烧友”,这些用户热衷于技术尝鲜,对智能驾驶等新技术的接受度和宽容度也更高。小鹏汽车一直强调自己的“黑科技”,将XNGP辅助驾驶作为核心卖点,“贴身”对标特斯拉,这在市场初期阶段是奏效的。

但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这两年快速提升,从2020年之前的不足5%,到2021年底超过15%,今年最新的市场渗透率已超过25%,这也意味着电动车现在的核心用户已经不是“发烧友”,而是大众用户。

传统车企转型开发的电动车,操控体验往往更接近传统燃油车,也更容易被偏技术保守的大众用户所接受,这也可以解释为何、广汽埃安在2022年取得了巨大成功。

今年以来,小鹏汽车P7的主要竞品比亚迪汉的单月销量连续突破两万台、三万台,P7的单月销量却始终不能突破万台目标。至于2021年三季度上市的小鹏P5,号称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,价格比P7也更低,但销量表现远没有达到P7的高度。

小鹏汽车吸引大众用户的方法也很简单:降价或者减配。但即使降价,小鹏汽车的成本优势显然不如规模效应更强的比亚迪、特斯拉,降价空间有限;减配的话,又与小鹏一直以来塑造的科技形象不符,动摇“发烧友”基本盘。

反过来,小鹏试图冲击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摆脱窘境,这体现在最新上市的车型G9上。但小鹏G9混乱的定价策略和复杂的车型配置规划,几乎做到了让所有人都不满意,最终搞出了新车上市48小时之内就精简配置包及变相降价的闹剧,再次印证了小鹏汽车眼下的品牌力、产品力并不足以支撑其在高端市场走的更远。

刚刚过去的2022年9月,售价46万的理想L9上市首月交付过万辆,这让理想汽车的投资人、美团创始人王兴很兴奋。他发了条朋友圈说:中国premium高端车市场的领导车一直是德系的BBA,接下来两三年就要看“理蔚华”(理想、蔚来、华为)了。

从“蔚小理”到“理蔚华”,小鹏被忽略了。

•END•

(责任编辑:焦点)

相关内容
  • 长城汽车11月22日斥资约2.34亿港元回购2354.45万股
  • 准备就绪!科创板做市交易只待\
  • 中国车企攻略欧洲:大好势头能稳住吗
  • 纯电动MINI将“Made in China”!宝马最新决定背后:德国车企加速“拥抱”中国?
  • A股突破5000家,整合类重组: 并购逻辑嬗变悄然“强链”“补链”
  • 深市基础设施REITs加快发展 底层资产运营良好
  • 第三季度,安踏品牌产品零售金额同比录得中单位数正增长
  • 通胀报告后“鹰声”四起!美联储官员密集吹风 或将上调利率峰值
推荐内容
  • 中国专利申请数全球居首,知识产权如何“量质齐升”
  • 韩国财长秋庆镐:各国应坚持货币紧缩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同质性
  • 特斯拉市值即将跌出美股前五 铁粉呼吁:该回购公司股票了
  • 莎莎国际二季度实现营业额7.5亿港元
  • 华安证券:维持阿里巴巴-SW买入评级 目标价153港元
  • 黎巴嫩镑对美元黑市汇率跌破40000 创历史新低